物质波本质的实验证实:戴维森汤姆孙电子衍射实验的历史意义
1924年,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理论,大胆地将波粒二象性扩展到所有物质粒子。这一理论预言电子等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质,其波长由德布罗意关系λ = h/p确定。然而,理论的提出并不意味着立即被科学界接受,需要确凿的实验证据来支撑这一看似违背常识的观点。
1924年,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理论,大胆地将波粒二象性扩展到所有物质粒子。这一理论预言电子等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质,其波长由德布罗意关系λ = h/p确定。然而,理论的提出并不意味着立即被科学界接受,需要确凿的实验证据来支撑这一看似违背常识的观点。
一部部科学经典著作,犹如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里程碑,奠定了现代科学基石,铺就了人类进步的阶梯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《杨振宁讲物理——基本粒子发现之旅》,了解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的粒子物理学的创新成果。
康普顿效应(Compton effect)或康普顿散射(Compton scattering)是一种现象,当高能光子与电子发生相互作用时便会出现这种现象。在碰撞过程中,光子将其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,使电子从其外层壳层中被击出,同时光子也发生散射。由于散射后的光